• 首页 /
  • 新闻中心 /
  • 中科智汇工场:打造科普系列课程,点燃科学火种,传播科学精神

中科智汇工场:打造科普系列课程,点燃科学火种,传播科学精神

文章来源:中科智汇工场  |  发布时间:2023-08-23  



      近日,“点燃科学火种”2023科普系列课程在中科智汇工场成功举办。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国家天文台图书馆原馆长郭红锋高级工程师为来自哈尔滨、昆明的65名中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国天眼及其研制的故事”报告。通过这场报告和随后的实践体验,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天眼的建设和发展,还增强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为了给孩子们一片思想翱翔的天空,给他们一个实现科学梦想的舞台,中科智汇工场推出系列科普培训课程,旨在通过科学家面对面的教授和实验,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他们希望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等待它们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科学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在报告中,郭红锋老师讲述了“中国天眼”从最初的设想、到后来建设、再到当今发展对人类研究天文、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成果。截止到7月底“中国天眼”已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目前已经进入成果爆发期,结合今年以来发布多个重要成果,包括发现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等,继续保持了我国在低频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郭老师还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和在观测基地默默奉献的新一代科学家们的事迹,激发了学生们的激情和动力。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与老师积极互动,报告最后,郭老师深情地寄语:“希望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负好时光,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也为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

      为使同学们对天眼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数字、文字、画面上,从能理解、能操作、能讲述等能力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报告结束后,导师团队带领同学们来到户外亲自动手搭建“天眼”,沉浸式体验馈源舱调整实验,锻炼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中科智汇工场希望通过点燃科学火种,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成为国家未来创新的重要力量。

推荐资讯

2025-08-25

2025海淀基层科普行活动在中科智汇工场举办

2025年8月21日,由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科智汇工场策划执行的“2025海淀基层科普行”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展厅火热开展。海淀文旅集团组织四季青镇40余名学生参与,开启科技探索之旅。 ...

2025-07-29

清华台生代表团到中科智汇工场参观交流

为促进两岸青年交流,让台湾学生近距离感受大陆科技创新的魅力,7月29日,由台湾师生、清华大学师生以及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80余人代表团到中科智汇工场学习交流。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

关于我们

中科智汇工场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旗下的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十余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特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了CAS 概念验证计划、“智汇”科技问诊及“智汇”科创平台等一系列科技服务产品,为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建材城中路27号N1


联系电话:010-83458881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