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行动·金融助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路演活动人工智能专场成功举办
为深化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精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指导,中科智汇工场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兴业银行、金隅智造工场共同主办的"智汇行动•金融助企"专精特新企...
文章来源:中科智汇工场 | 发布时间:2025-04-30
*本栏目为【中科智汇工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项目介绍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电催化重整废弃塑料PET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PGA(聚乙醇酸),实现“变废为宝”。项目旨在解决传统塑料污染问题(如PE、PP降解难)及现有可降解塑料(如PBAT、PLA)成本高、性能不足的痛点。通过创新技术路径,将PET转化为高性能PGA,目标成本降至8000-10000元/吨(原>3万元/吨),兼具环保与经济性。
(二)核心技术
1. 催化剂材料:设计Pd原子级分散催化剂,抑制C-C键断裂,PET→PGA转化率达87%。
2. 电解设备:开发压滤式电解槽,突破量产瓶颈,完成20公斤级放大实验。
3. 提纯工艺:实现连续化分离提纯,PGA纯度99%、分子量15-20万,固废仅0.05-0.1 wt%。
4. 技术先进性:大面积催化剂合成、压滤电解系统为国际首次,分离工艺国际领先。
5. 知识产权:已申请PCT(美国、欧盟)及国家发明专利,获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支撑。
(三)市场应用前景
• 市场需求: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快速增长,PGA在农业(地膜、农药缓释)、包装(餐具、瓶类)、医疗(缝合线、支架)等领域潜力巨大,预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
• 竞品对比:PGA在降解速度、水汽阻隔性、抗冲击性上优于PBAT/PLA,成本接近传统塑料(PE/PP)。
• 客户验证:已与雷生化工、联泓新科等企业合作,完成PGA+PBAT/PLA复合材料的应用测试,签订26万元合同。
产业化进展
产业进展:已建成30吨/年中试线。目前进一步寻求产业化落地,计划1-3年内扩产至300-500吨/年,远期目标2000-3000吨/年。
融资规划:初步资金需求600万左右,拟再融资1000万(固定资产投资700万),预计第5年营业额4500万。
商业路径:初期聚焦高利润乙醇酸(6-10万元/吨),中期推广PGA母粒(To B),远期布局终端制品(To C)。
团队介绍
创始人: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兼具科研与产业经验。
顾问: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内降解塑料领军人物,提供科技创新支持。
项目优势分析
1. 环保与经济双赢:以废弃PET为原料,碳排放较煤基路线降低50%以上。
2. 技术壁垒高:国际首创催化剂与电解系统,专利保护完善。
3. 成本优势:目标成本8000元/吨,远低于现有PGA(3万元/吨)。
4. 全产业链布局:覆盖原料回收→中间体→终端产品,商业模式清晰。
合作需求
1、资金支持:融资启动金额600万左右(资金支持及股权融资等形式),用于中试基地建设,产线扩建。
2、空间匹配:研发空间+中试基地或制造产线(要求为化工园区)。
3、 政策资源:对接地方政府塑料循环经济项目,争取税收与土地支持。
中科智汇工场
将持续推荐优质项目
如果您对我们推介项目感兴趣
可添加助手“小智”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对接
(文字:中科智汇工场 产业促进中心 编辑:周泽华(实习) 审核:娄雪松)
为深化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精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指导,中科智汇工场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兴业银行、金隅智造工场共同主办的"智汇行动•金融助企"专精特新企...
为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打造适合科研院所的概念验证体系,由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与中科智汇工场承办的“智汇行动•...
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股权及债权融资需求,推动相关领域的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指导,中科智汇工场联合金隅智造工场、中国农业银行...
为推动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创新项目培育,10月24日,苏州市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姑苏区政府区长陈羔带队到中科智汇工场就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引导语:一场科技与创新的盛会秉承“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服贸会重点展示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科研成果、技术应用,吸引了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吸引创新资源要素向雄安汇聚,加快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5月11日,...
中科智汇工场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旗下的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十余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特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了CAS 概念验证计划、“智汇”科技问诊及“智汇”科创平台等一系列科技服务产品,为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