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智汇工场受邀参加京津冀协同创新场景推介及供需对接会
11月19日,“向新而行”场景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场景推介及供需对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该活动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搭建三地场景供需高效对接的平台,促进关键核...
文章来源:中科智汇工场 | 发布时间:2025-06-25

*本栏目为【中科智汇工场】原创内容,如转载请标明出处。
项目介绍
(一)项目简介
目前我国能源的储存与转换技术水平较低、能量系统优化集成不够,导致热能利用效率低。在双碳背景下,储能技术是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与空间上失配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水合盐相变材料因其相变温度适中(中低温区域)、储热密度大、不易燃、成本低、来源广等优点,在清洁供热、工业余热、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团队围绕双碳目标在储能领域深耕多年,提出了一致熔融水合盐复合相变材料成分设计策略,开发了系列水合盐蓄热/蓄冷复合相变材料并实现了规模化制备;突破了高性能低温复合相变储热单元设计、加工与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相关储能产品,并在2022北京冬奥会山地转播中心、深圳某港口大厦等地建成相变储热-电网谷电清洁供暖示范工程及相变蓄冷中央空调示范工程。
(二)核心技术
项目成果先进性:基于“一致熔融水合盐复合相变材料”成分设计策略,攻克传统水合盐相分离、过冷度大等难题,实现相变温度精准调控(15-90℃)、储热密度≥150kJ/kg;突破水合盐规模化制备瓶颈,建成百吨级生产线,产品合格率>90%,成本有所降低,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研发多级温度耦合控制技术,实现储/释热效率>90%,系统能量密度是传统水蓄热的3倍以上。
(三)市场应用前景
本项目应用广泛于建筑供热、太阳能热利用、余热回收、电力调峰、电子器件热管理等领域。例如在清洁供暖领域:相变储热电采暖器依托于本团队研发的EHSPCM58材料体系研发而成,具有储热量大体积小、节省电费、造型新颖,色泽美观,使用安全,智能温控等特点。适用于家庭地暖、散热器、暖风机等,是寒冬季节取暖的理想电器;相变蓄热/蓄冷机组设备原理,利用谷电时段低电价制冷和制热,并将热量和冷量存储在机组的相变材料中(或将间接性的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余热、风光弃电、工业余热、厨房余热等,产生的过多的热源或冷源,存储在机组的相变材料中),在高峰电价时段将冷量和热量释放出来,满足用户的用能需求。
冬奥会示范工程(2022):为山地转播中心提供谷电储热供暖,连续稳定运行120天,节能率>35%;深圳港口大厦项目:建成相变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负荷转移率40%,峰谷套利效益显著;形成蓄热(供暖)、蓄冷(空调)两大产品体系,通过国家第三方检测认证;专利布局完整(30项专利覆盖材料配方、装备、系统),6项发明专利已实现转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支持,发表SCI/EI论文近50篇,理论-技术-工程闭环验证。
产业化进展
该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
重大工程验证:2022北京冬奥会:为山地转播中心建成2000㎡相变储热供暖系统,在-3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120天,节能率超35%;深圳港口大厦:建成5万㎡蓄冷中央空调示范工程,通过峰谷电套利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产能建设:前期依托合作企业,在江西省抚州市已建成吨级相变材料自动化生产线,年产量为20万吨。储热模块量产成本降至500元/kWh左右,较进口产品低50%。
团队介绍
创业团队技术成员主要由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博士组成,具有多年从事新材料及传热相关领域的研究经历。专利布局完整(30项专利覆盖材料配方、装备、系统),6项发明专利已实现转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支持,发表SCI/EI论文近50篇,理论-技术-工程闭环验证。运营团队由高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组成,相关人员均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业务流程。本项目技术和市场团队已组建完成,后期将根据生产规模适时引进材料制备相关的专业人才和市场开拓的管理人才。
项目优势分析
技术优势:循环寿命高,成本优势突出,成本≤5美元/kg(仅为石蜡类1/4),依托峰谷电价机制,项目投资回收期<5年。储热系统能效>90%,节能率35%以上。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50篇,申请专利近3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赤峰“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合作需求
资金需求:300-500万
空间需求:500-1000平米
人才需求:需要销售团队5人左右
合作模式:专利许可、转让、技术入股、应用场景开拓
中科智汇工场
将持续推荐优质项目
如果您对我们推介项目感兴趣
可添加助手“小智”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对接

(文字:中科智汇工场 产业促进中心 编辑:卢晔 审核:娄雪松)
11月19日,“向新而行”场景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场景推介及供需对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该活动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搭建三地场景供需高效对接的平台,促进关键核...
2025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海淀区新质生产力科学素质提升干部专题班于中科智汇工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海淀区委组织部、区科协联合主办,中科智汇工场承办,旨在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
近日,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盘科技”,股票代码:688676)董事长李志远一行到中科智汇工场考察,双方围绕共建产业研究院、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议题深入交流。中科智汇工场总经理柳海...
9月23日,“梁溪科技城项目推介会暨人工智能路演活动”在无锡梁溪科技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主办,中科智汇工场、中科唯睿概念验证中心承办。活动旨在搭建前沿...
2025年8月21日,由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科智汇工场策划执行的“2025海淀基层科普行”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展厅火热开展。海淀文旅集团组织四季青镇40余名学生参与,开启科技探索之旅。 ...
为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长三角与北京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无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8月15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中科智汇工场承办,中科唯睿概念验证中心协办的“202...
中科智汇工场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旗下的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十余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特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了CAS 概念验证计划、“智汇”科技问诊及“智汇”科创平台等一系列科技服务产品,为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