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台生代表团到中科智汇工场参观交流
为促进两岸青年交流,让台湾学生近距离感受大陆科技创新的魅力,7月29日,由台湾师生、清华大学师生以及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80余人代表团到中科智汇工场学习交流。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
文章来源:中科智汇工场 | 发布时间:2025-08-12
近日,中关村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论坛在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落地实践、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机制、城市智能治理等关键议题,探讨AI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共生,描绘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在这场以“AI+城市:数启新纪元”为主题的高规格盛会上,中科智汇工场培育企业--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创新研发“大模型驱动全场景跨模态网络空间社会认知大脑”,荣登“2025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榜单。这不仅是对中科天玑“场景驱动创新,AI拓展边界”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标志着社会认知计算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开启全景赋能新篇章。
传统治理依赖人工研判和单点数据,而中科天玑“社会认知大脑”通过跨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将文本、图像、视频、社交数据等30+主流平台网络信息升维为动态知识图谱,构建“数字全息感知网”,实现分钟级事件传播路径分析与情感研判。该案例以多模态AI技术精准感知社会情绪脉搏,推动社会治理从“事后响应”迈向“事前预警”,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新范式,成为政务治理、安全监测等领域的国产化标杆。
●以“数据-模型-应用”闭环为核心,构建三大颠覆性能力:
●动态知识图谱引擎:实时关联分析亿级多模态数据,挖掘隐性社会关联
●场景化智能体:覆盖40+场景(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多模态解析能力,实现从数据采集、分析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智能化
●自进化生态:用户交互即训练,实现“使用即进化”AI共生模式
●社会治理:某消费维权事件,系统快速绘制传播节点,预警群体投诉风险,让AI具备“预判社会情绪”能力
● 政府决策:实现对互联网内容监管,精确识别风险点,为政府用户提供从监测到决策的全流程支撑
●产业升级:围绕AI产业信息、知识和资源,推动优质项目与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
●企业赋能:整合自有及竞品广告数据,通过多模态热点聚合分析用户偏好,辅助企业优化广告投放策略。
中科天玑社会认知大脑不仅是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更是城市治理的“数字免疫系统”。我们将持续深化大模型与垂直场景融合,推动AI从“工具”进化为“治理伙伴”,让每一座城市都能拥有读懂民意、预判风险、温暖决策的智能中枢。此次入选全景赋能典型案例,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权威认可,更是迈向全域智能化治理的新起点。中科天玑将携手生态伙伴,以AI之力重塑社会治理逻辑,为全球智慧城市贡献“中国智慧”。
(文字:卢晔 编辑:卢晔 审核:娄雪松)
为促进两岸青年交流,让台湾学生近距离感受大陆科技创新的魅力,7月29日,由台湾师生、清华大学师生以及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80余人代表团到中科智汇工场学习交流。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7月21日至25日,由广东省委组织部主办、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
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中国科学院概念验证体系建设,由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中科智汇工场与国科科仪(北京)高端...
近期,中科智汇工场迎来了由中科智汇(雄安)园组织的“京津冀青少年科学实践之旅”首批雄安新区青少年代表。此活动不仅意味着中科智汇工场“京津冀科学教育服务计划”正式开启,也是中科智汇工场协同企业科协...
2025年7月1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中科智汇工场、中关村科技联盟共同举办的中关村“火花”活动之中国科学...
7月1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智能体--“科小智”,引发各界关注,并登上央视新闻频道(见文末视频)。“科小智”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旗下成果转移转化品牌中科智汇工场实施、...
中科智汇工场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旗下的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十余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特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了CAS 概念验证计划、“智汇”科技问诊及“智汇”科创平台等一系列科技服务产品,为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