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约参观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展厅的说明
中科院科技成果展厅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中科智汇工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中科院在京常设展厅。展厅围绕“四个面向、四个率先”作为主展逻辑,划分宇宙的起源、地球的演化、物质的微观结构、走向...
文章来源:中科智汇工场 | 发布时间:2025-09-23
为全面实施“科技企业成长陪伴计划”,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科智汇工场、金隅智造工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国科科仪(北京)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金融机构及产业园区组织开展中关村“火花”活动之“智汇行动•金融助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路演会活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创新,展示优秀科技企业成果和产品,搭建金融、资本、园区及企业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精准匹配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及发展需求,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形成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创新服务生态。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科智汇工场
金隅智造工场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国科科仪(北京)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9月25日 13:30-18:00(星期四)
地点:中科智汇工场一层路演厅(海淀区建材城中路 27 号 N1 栋)
活动议程
项目介绍
项目一:多脑区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
项目概况: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多年研究成果启动,旨在为运动障碍、难治性神经疾病等提供先进解决方案。该项目自2017年启动,至今已突破多脑区微创植入脑机接口的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有效的知识产权体系并完成原型研发,累计投入超4000万元。可在一下场景得到应用:重度瘫痪患者:通过运动皮层植入实现意念操控轮椅/机械臂;语言障碍者:布洛卡区解码神经信号合成语音(对标Neuralink Telepathy);视觉障碍者:在视觉皮层植入柔性电极,精准的电刺激重建视觉;神经疾病治疗:深部脑刺激优化癫痫、调控抑郁症、植物人促醒、成瘾性治疗、帕金森调控等。
团队介绍: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深耕脑机接口、类脑智能、电生理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激光微创技术等方面研究。
合作需求:资金支持需求3000万天使轮融资
项目二:灵膝科技—膝关节牵伸康复机器人
项目概况:灵膝科技团队成立于2025年,团队核心成员及首席科学家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具有丰富的医疗器械领域创业经验。团队旨在关注人民运动机能的康复,通过外骨骼及相关辅助设备使人们恢复运动能力和正常运动机能,回归正常生活。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00亿元。目前,团队针对关节粘连患者康复周期长、时间及经济成本高、国内优秀康复医师缺乏等问题,研发一款膝关节牵伸康复机器人,以实现高效、自主、安全的关节粘连康复新范式。该款机器人对标美国JAS SPS KNEE产品,该产品具备设计自由度不合理、存在二次损伤、禁止对我国出售等弊端,且售价昂贵。针对这些问题,本团队结合膝关节生理运动特征,提出一种膝关节顺应五自由度串联机构,极大提升膝关节和机器人之间运动的协同性;搭建基于平台的多模态信号感知系统,实现康复过程中对膝关节生理及运动信号的实时监测,便于实现医生对患者康复情况的量化评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极大降低硬件成本。团队现已完成样机的研制,已在北医三院完成试验部署,开始服务于关节粘连患者。本项目获得第四届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美青年创客挑战赛二等奖,目前已授权获得发明专利2件,申请发明专利3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至国际顶级会议ICIRA 2024。
团队介绍:团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专家领衔,核心成员兼具医疗器械研发与临床医学背景。工学团队拥有机械外骨骼、电机控制领域的技术积累,医学团队深耕运动康复与生物力学研究,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团队曾获清华昆山杯创业大赛冠军、挑战杯全国银奖等荣誉,形成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致力于推动智能康复器械的临床落地与产业化发展。
合作需求:资金支持需求 200万;空间和人才需求
项目三:可解释AI垂直大模型赋能工业数智化
项目概况:可解释白盒AI开发平台通过机理融合、透明决策、轻量部署三大技术突破,解决工业AI黑盒难题。其100%可溯源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故障诊断预测等场景设备效率提升5%-10%,运维成本降低15%。已落地国际车企项目,训练成本降160倍,芯片成本与能耗分别降低20倍和5万倍。平台提供低代码工具,开发效率提升5倍,3年内将覆盖50+工业企业,年营收预计超1亿元,成为智能制造可信决策核心基座。
团队介绍:团队核心成员由清华大学、东京大学等顶尖学府的高层次人才组成,兼具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经验。在人工智能领域,团队曾主导日本国家级集成电路项目,其研发的通用智能平台荣获日本软件大奖,并成功应用于丰田、日立等跨国企业的技术工程。团队创新性地将AI算法理论转化为千万行代码的工业级开发平台,尤其在可解释AI与工业数智化融合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此外,团队在脑机交互康复系统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具备中日两国AI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完整经验,覆盖技术研发、产品运营及市场开拓全链条。
合作需求:寻找有可解释AI需求的产品落地合作伙伴;技术融资500万
项目四:WuKong-QL查询式代码静态漏洞检测
项目概况: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项目研发的新一代代码缺陷检测技术,是国内首创的智能化代码质量分析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融合静态分析、动态检测和机器学习算法,显著提升了代码缺陷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核心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国内首个具备全栈自主知识产权的代码安全检测平台,该技术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在代码分析领域的技术垄断,其检测覆盖率较传统工具提升40%以上,误报率降低至5%以下,成为国际知名产品CODEQL的有力竞争者。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金融、政务、能源等关键行业,为提升我国软件供应链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团队介绍:团队源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由资深研究员领衔组建,是国内软件缺陷分析领域的核心研发力量。团队深耕该领域多年,其研究成果屡获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在静态分析、漏洞检测等关键技术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中科院持股的产业化平台,团队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自主研发的缺陷分析工具链已成功应用于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为软件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国产化解决方案。团队兼具学术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合作需求:园区入驻,园区IT企业的交流合作
项目五:艾未石AI学习教练
项目概况:艾未石(北京)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2003年起专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其核心产品基于认知心理学与元学习理论开发。高三学尖生辅导项目通过诊断-干预-强化的闭环系统,在高考前三个月针对600分以上学生实施精准策略调整,依托双编码理论实现知识表征优化,配合间隔重复技术提升记忆效能,最终达成20-60分的提分效果。而初中自学工作坊则采用脚手架式学习框架,在5天周期内通过任务拆解、自主探究和即时反馈机制,使零基础学生能独立掌握初中数理学科单学期80%以上内容,验证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压缩式学习中的有效性。两大产品共同体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转型。
团队介绍:本团队由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资深专家领衔,核心成员均来自顶尖互联网企业与科研机构。技术骨干具备大型婚恋平台架构经验,业务创新负责人拥有头部电商平台战略管理背景。教学团队由985/211高校硕博人才组成,专业覆盖教育学、心理学及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梯队。
合作需求:资金需求、技术支持
参与方式
添加客服微信报名 谢绝空降
中科院科技成果展厅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中科智汇工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中科院在京常设展厅。展厅围绕“四个面向、四个率先”作为主展逻辑,划分宇宙的起源、地球的演化、物质的微观结构、走向...
智汇行动概念验证项目路演是中科智汇工场的品牌活动。昆山微电子技术研究院北京基地位于海淀区西三旗,由中科智汇工场负责运营管理,是高效链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政策等资源的纽带,也是北京-昆山优势资源互动...
京津冀是我国科研高地,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优势显著,为建强用好安徽科技大市场,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与市场化功能,推动科技、产业、人才深度对接,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皖转化,举办安徽“双创汇”走进...
为全面实施“科技企业成长陪伴计划”,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科智汇工场、金隅智造工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国科科仪(北京)高端科学...
为加快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以怀柔科学城为主承载区,全力推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现计划于9月26日下午举办怀柔科学城智汇行动概念验证创赛路演活动,筛选...
01组织单位指导单位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中关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中科智汇工场中关村科技联盟国科科仪(北京)高端科学仪器...
中科智汇工场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旗下的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十余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特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了CAS 概念验证计划、“智汇”科技问诊及“智汇”科创平台等一系列科技服务产品,为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