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通知公告 /
  • 邀请函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怀柔专项概念验证路演活动

邀请函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怀柔专项概念验证路演活动

文章来源:中科智汇工场  |  发布时间:2025-11-25  


      为加快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以怀柔科学城为主承载区,全力推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现计划于11月27日下午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怀柔专项概念验证路演活动,围绕怀柔主导产业,筛选一批优质成果在怀柔科学城落地转化,支撑怀柔科学城高质量发展。

01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科智汇工场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02

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25 年11月27日(星期四)13:30-16:30

      地点: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A小报告厅(北京建工集团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a-南门)

03

活动议程


04

路演项目

      项目一:基于声磁耦合技术的脑卒中无创快速检测仪器研制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牵头,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院士团队及惠众国际医疗器械公司,共同研发全球首创的基于声磁耦合技术的脑卒中快速检测仪器。项目致力于攻克脑卒中监测面临的高精准、快速响应与便携化等技术瓶颈,旨在填补现有CT/MRI等设备在院前急救、基层筛查、ICU监测等应用场景中,在精准诊断与便携性之间存在的技术空白。技术核心是利用超声与磁场耦合作用于生物组织产生动生电流,通过高精度电磁检测来表征组织电导率变化,从而无创、快速区分脑出血与脑缺血,具备高分辨率、高穿透深度和快速成像的潜在优势,有望填补国内无创快速脑卒中检测设备领域空白。

      项目二:基于系留气球的城市低空智慧管理平台

      本项目旨在利用成熟可靠的系留气球平台,通过集成多维光学传感器与通信设备,构建全天候、广域覆盖及可实时跟踪的低空智能感知网络,打造低成本、高灵活性的长时驻空浮空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低空通信中继节点,向上与卫星网络互补,向下与地基联合,形成“空-天-地”三级传输通道,以支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导引和应急通信等高带宽、低时延的立体通信网络,重点应用于交通流监测、路况感知、环境监测等场景。团队是国内唯一涵盖飞艇、系留气球、高空气球等全谱系浮空器研发的团队。系留气球低空平台的研发应用有利于填补国际国内在介于地面和卫星、无人机手段之间的感知平台空缺状态,进一步完善我国“空-天-地”立体感知系统建立,为国内低空产业、应急产业、交通产业等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型保障手段。

      项目三: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球检测装置研制及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聚焦第四代核反应堆(高温气冷堆)的核心配套设备升级,致力于研制基于先进导磁材料的高性能燃料球检测装置。该装置是维持高温气冷堆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设备,可解决核燃料球精确计数的技术难题,同时能拓展应用于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复杂工业检测系统,提升相关领域系统运行效率与可靠性。装置核心技术不仅针对高温气冷堆燃料球检测场景研发,还可通过技术适配拓展至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复杂工业检测系统,解决多领域 “高精度、高可靠性” 的物料检测需求,具备 “一技多场景” 的应用优势,技术辐射范围广。推广转化依托北京中科特磁高技术公司,通过 “产学研一条龙” 模式推动技术落地怀柔科学城,采用市场化运作拓展应用领域,目标成长为高端电磁器件和装备领域领先供应商。

      项目四:小型超导加速器

      本项目源于北京光源衍生的超导加速器技术,采用小型制冷机及传导冷却结构形式的紧凑型薄膜超导腔射频,研发形成小型超导加速器。加速器硬件主要由超导模组、功率源,电子枪,磁铁,靶站等构成。其中超导模组是核心设备,主要由超导腔、小型制冷机、低温恒温器等构成。该小型超导加速器为 1.3GHZ,根据具体需求加速粒子的能量达到 1.6—10MeV,能量转化效率是现有常温加速器的 3 倍,平均束流功率是常温加速器的 10 倍,尺寸大幅度减小。该小型超导加速器研发成型后,兼具节能、省空间、低成本特性。产品应用场景广泛,核心面向废水、废气处理领域,还可拓展至同位素生产、纤维素辐照等,对应环保领域数百亿市场规模。

      项目五:硅基电子特气制备成套关键技术及高效装备

      本项目聚焦芯片产业核心材料电子特气的国产化突破。电子特气是半导体产业 “血液”,而硅烷作为应用最广的硅源材料,国内电子 / 半导体级(>6N)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市场需求迫切。项目核心技术为电子级硅烷强反应精馏制备技术,含歧化反应精馏、高性能歧化催化填料、技术 / 装备集成工艺等关键技术,研发的改性高效结构催化剂转化率高、选择性强且市场壁垒高。目前研发的 7N 级硅烷产品纯度高、能耗低,金属离子≤1.0ppb,已建成 1000 吨/年工业示范装置,获隆基、液空中国等龙头客户认可,正推进 1.2 万吨 / 年规模化示范。

      项目六:新型萃取装备及油水聚结材料

      项目契合国家“绿色制造与高端分离装备国产化”战略方向,面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对液液萃取过程连续化、高效化与智能化的迫切需求,聚焦新型高效萃取装备与油水聚结分离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采用CFD数值模拟与传质强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液液两相多尺度耦合作用机理,突破了实验室到工业放大的关键瓶颈,形成了可靠的数值放大方法。基于此,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萃取装备。同步研发的改性聚结材料油水分离技术,通过促进油滴长大实现高效物理分离,具备结构简洁、运行成本低、可循环利用等优势,该材料配合萃取设备为战略金属新材料提取、复杂废水绿色处理等领域提供新方案。

      项目七:基于二氧化碳热力循环的新型储能技术

      本项目研发了一种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综合储能技术。在储能时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冷热耦合联供子系统,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和冷能,并储存到储热介质和储冷介质中;在释能时,可以在满足用户用冷、用热需求的同时,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动力循环发电子系统,将储存的部分热能和冷能转化成电能,供向用户。本项目技术以二氧化碳跨临界热力循环为核心,以电能为输入,以冷、热为存储形式,以冷、热、电为输出形式,实现了环保工质多能耦合联供与存储的有机结合。解决了用户侧现有的储能技术存在的能量耗散大、冷热存储分离、储电功能缺失等问题。本技术产品填补了冷、热、电的储供一体化技术及产品空白,解决了用户侧传统储能技术不能冷热联供、储电功能缺失的问题;采用了更低GWP的天然环保工质,符合“双碳”技术的发展要求。

      项目八:植物源产品高值化开发利用

      本项目依托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搭建了生物技术上游实验室与产业之间的桥梁,设计和建设了生物产品产业化先进技术平台,曾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研究及产品开发,重点解决特色植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及产业化过程的基础和工程科学问题,涉及天然产物规模化提取、分离、纯化、功能评价、功能性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通过对植物进行特征品质评价并形成定量评价标准,探究功能物质的消化吸收与转运机制及其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规律,开发出活性成分的规模化绿色高效制备、包埋递送及活性保持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同时依托植物开发技术研发兼具功效与风味的健康新食品、多糖产品等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为生命健康领域提供新技术、新赛道。  

05

参与方式

添加客服微信报名   谢绝空降


推荐资讯

2023-03-01

关于预约参观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展厅的说明

中科院科技成果展厅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中科智汇工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中科院在京常设展厅。展厅围绕“四个面向、四个率先”作为主展逻辑,划分宇宙的起源、地球的演化、物质的微观结构、走向...

2025-11-05

邀请函 | “智汇行动·益企成长”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路演

为全面实施“科技企业成长陪伴计划”,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科智汇工场联合金融机构组织开展“智汇行动•益企成长”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路演会活动。活动展示优秀科技企业成果和产品,搭建金融、资本、园...

关于我们

中科智汇工场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旗下的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十余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特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了CAS 概念验证计划、“智汇”科技问诊及“智汇”科创平台等一系列科技服务产品,为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建材城中路27号N1


联系电话:010-83458881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